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十年师范办学历史的老校,其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的全闽师范学堂,被誉为“闽师之源”。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中,培养了冰心、林默涵、胡也频、邓拓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、仁人志士,以及时代楷模吕榕麟,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蔡雅珠、林琴、林莘、王国光等千名校长、万名教师。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为我校题词“严谨治学,桃李芬芳”。

    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,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、教育部备案,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,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、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培育院校。在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的2017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发展潜力排名中位居前十。

学校现有旗山校区、光禄坊校区、仓山校区、甘蔗校区四个校区,占地588.8亩,建筑面积近18.03万平方米。设有初等教育系、人文社科系、外语系、计算机系、学前教育系、艺术系、机电工程系、化学与生物工程系、公共基础部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继续教育中心等11个教学单位,福州教育研究院、福州艺术学校、附属实验小学、附属实验幼儿园、附属第二幼儿园以及福州市普通话测试中心、福州市未成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7个直属管理单位,同时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附属小学1所、幼儿园1所,立项建设的附属中学1所。另有指导型附属中学2所、附属小学4所。

    学校在编教职工440人,专任教师246人,基础教育教研员60人;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4人,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42人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,福建省特支人才、福建省文化名家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,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名,特级教师6人,省中小学教学名师2名、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4名,省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1名。近三年来,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竞赛、教学成果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:信息化教学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、全国三等奖1项、省级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5项;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5项。

    学校坚持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并重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、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原则,积极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,开设涵盖教育与体育、文化艺术、公共管理与服务、医药卫生、旅游、电子信息、生物与化工、装备制造、食品药品与粮食等类型的专业共26个,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、研训学员6万多人。拥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,省级示范专业2个,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,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个,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,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个,省级“二元制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个;省创新创业精品资源课程6门,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,省级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1门;省级多元投资主体职教集团培育建设项目1个;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;省级小学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、省级VR/AR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;省高校文科应用研究中心2个,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建设项目1个。

   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,实现政校企协同,合作育人,在自建15个校内实训中心的基础上,与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、新大陆科技集团、网龙网络公司、福建奔驰汽车公司、福建石油化工集团等114家行业、企业紧密合作,建立了高规格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,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发展空间。成立以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为董事长以及相关部门领导、企业代表组成的学校董事会,建立了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、责任共担、互利共赢的紧密型、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办学机制。

    学校秉承养浩然气、广仁爱心的校训,坚持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而设计”的办学理念,以立德树人为目标,积极推进“工学交替、能力递进”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构建“强化职业能力提高”的课程体系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2016年以来,学生在全国、省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十。近三年,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%以上,其中师范类就业率稳居省同类院校前列,非师类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,毕业生社会满意度高,学校美誉度高。

   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承担福州市委、市政府“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”重点项目。作为东南亚重要祖籍地,坚持以华文教育、华语传播和中华文化滋养为重点,常态化开展对东南亚国家华文师资培训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。在海外设立 “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”办学点,组建海外师资培训团队,提供特色培训教材。成立东南亚华文师资培训中心,常态化培训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师。

    闽师百年,匠心育人、初心筑梦。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将勇担历史重担,励精图治、锐意进取朝着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全力进发。

 

注:本文转载自YFCMF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